首页

女王丝脚调教免费

时间:2025-05-29 08:29:38 作者: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浏览量:40070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新闻分析: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新华社记者王鹏、黄浩然

  教育部近日发布公示,根据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学校。

  透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风向?

  从学校类型看,此次拟同意设置的32所学校中有23所是职业本科。

  这不是今年以来职业本科的第一次扩容。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曾发布一批同意设置本科学校的函。

  “发展职业本科是适应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说,“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本科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9年起,教育部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职业本科学校仅有21所。而如今,加上拟设置的这23所学校,我国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将突破80所。

  既有数量的增长,也有质量的提升。从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上来看,大部分都紧贴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通过优化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职业本科学校得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此次安徽拟设置的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两所职业本科学校为例,钱桂仑介绍,“两所学校以工科见长,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了一批专业群,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超过90%,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突出。”

  此次公示的32所学校名单中,还包括4所更名的普通本科学校。记者了解到,更名不仅是学校名称的简单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

  例如,南昌工程学院将更名为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祖文表示,这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培育水利电力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江西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游,对于水利电力领域人才需求旺盛。”刘祖文介绍,更名后,学校将做优做强水利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主动对接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鄱阳湖生态控制工程等重大项目,服务新能源和储能等重点产业链,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关专家认为,整体来看,此次拟设置32所本科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这既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展现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旺盛生命力。

  当前,高考在即,今年新设立的多所本科学校即将招生,考生的选择更加丰富。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学生在报考学校时,也要注意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时综合考虑就业市场等因素进行理性选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5995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存款再现“失踪”谜局

但今后几天天气情况有点不一样。一方面,暖湿气流没有明显撤退,还要继续顽强北上,另一方面还有冷空气补充南下,冷暖空气持续交汇之下,降水依然大范围分布。

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发展新型消费空间巨大,应进一步突破堵点卡点

中山港口海事处副处长王维介绍,中山港口海事处积极与香港、澳门海事管理机构达成一致,港澳籍船舶只需持有有效的船舶适航证明资料,满足最低的安全配员要求,就可以直航进入中山口岸维修。这对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船舶修造业的竞争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香港50余家建造企业组团赴粤招才 提供600多个岗位

不同于个别国家“退群毁约”的做法,中国2020年正式加入条约以来认真全面履约,以实际行动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规范国际武器贸易秩序提供中国方案。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捍卫全球治理体系、支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和决心。

“浙江绿谷”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成为关键词

夺得本次赛事甲组冠军的成都锦发队由中国桥牌协会特邀副主席王大德领衔,他既是教练也是队员。成都锦发队实力较强,队中国手云集,在国内各项赛事中竞争力很强,国际大赛中也屡创佳绩。此次,王大德率两支队参赛,锦发队参加甲组,锦烁队参加无等级组,两队都拿了第一,锦烁队升甲成功。

(粤港澳大湾区)港澳600多名青少年在广州以“舞”交友

王毅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人权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到更加突出和紧迫的位置。反对打着人权幌子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别国发展。要坚持开放包容,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要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凝聚共识,交流增进互鉴,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妥善处理好人工智能与人权等新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